自從【光環國際遠程學友會全國自助活動招聘】發起之后,活動得到全國學友會學友的積極響應。
2018年4月21日首站在成都順利舉行,2018年5月19日,光環國際遠程學友會——《征不平凡的你》又再次成功走進西安啦。
本期活動我們以“有多少工作需要流程來解決?”及“如何有效建立和優化業務流程”為題。
平時大部分時間我們都在重復的做著相同的工作內容,不能有效率的完成工作,為了讓大家能更好的、有效率的工作,光環與學友們展開了探討。
首先,我們的美女主持進行自我介紹及光環的視頻介紹。
還有可愛的學友們自我介紹。
活動開始前我們先做一個小游戲:每組的桌子上都有一副打亂順序的撲克牌,大家需要自己分工合作,將不同花色的牌分為一堆,按照從A到K的順序要求五分鐘內整理好。
看來每個小組都采取了合理分工自己職責的方法,確實,這樣才能把優勢放大。
放松游戲結束后,老師開始案例一的介紹,學員們展開討論并進行交流分享。
第一組學員針對案例中以下問題表達了看法:
1.我的想法是否太中國化?是否不利于國內企業項目管理的長遠發展?
2.把一切都希望寄托在完整的流程上,效率是否未免過于低下?
3.到底有多少問題要靠流程解決?
第一組學員代表:認為該公司的流程是存在問題的,但是一個公司該有一套流程,這是一個公司運營的框架基礎,在基礎上要充分發揮人的溝通協調能力;針對出現問題的流程應該分析原因找到問題并解決問題。
第二組學員代表: 認為流程受環境跟特定原因影響,很多公司都有完善的流程,不是單純只靠一兩個人來撐起公司的;不同情況下該有不同的流程,根據特定環境走特定的流程,才能有效率的完成。
老師通過學員們的看法進行了總結:
一般來講,企業有兩在體系,一是流程體系,二是內控體系,前者是以提高工作效率為目的的,后者是以提高效益、防患經營風險為目標的。
流程很重要,然而,在企業的程序管理中,相當多的企業都存在一個通病:即重視業務流程的規劃,而輕視對業務流程的管理。
老師又通過實例給大家做了分析。在羅馬法鼎盛的時代,曾經在當時的法學家中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失去丈夫的不幸女人生養了兩個不孝兒子。在某年圣誕夜,因為貧窮,這個家庭的圣誕晚餐只擁有一塊小小的面餅。所謂“可憐天下父母心”,這個不幸的女人決定把面餅分給兩個兒子。當她把兩個兒子叫到桌子前,準備掰開這個面餅時,大兒子就有意見了:“你怎么這么糊涂啊。你這樣隨便掰掰,餅會有大小的,這怎么公平呢?”這邊小兒子也點頭附會。做娘的拗不過兩個兒子,只好到廚房拿了一把菜刀,準備用刀從中切開面餅。但當她剛要切的時候,小兒子又有意見了:“你真是越來越偏心眼了,你這樣切,老大那一半明顯要比我的大嘛?!闭f著,就順手把刀往老大那邊推了一推。這一推,老大又不答應了:“你看你看,剛才切的好好的,你把刀這樣一挪,我這邊半個餅明顯小了嘛。不行,還是得照剛才那樣來切才公平。”就這樣,這個女人手中的刀被兩個兒子推來推去,無論她心里怎么樣想把面餅切的公平一些,餅也分不好。
真是“慈心母親無情兒”。出于無奈,這位可憐的母親只好想了一個辦法:“老大,你過來,你來切這個餅。但有個條件,你要讓你弟弟先挑切好后的半個餅?!庇洲D頭對小兒子說:“老二,餅讓你哥哥切。但切好后,讓你先挑,你要認為哪半邊餅大,你就挑走。”這一下,兄弟倆都沒話說了。老大只有切的公正,如果切的有大小,大的那半塊肯定會被老二先挑走。老二呢,即使切開后的餅,兩邊用肉眼難以區分大小,他自己挑的,也心安了。面餅就這樣分好了。而事實上呢,切開后的面餅,兩邊永遠是不可能一樣的,它一定會存在極小極小的差別。
對這個故事,我們可以把它分成兩個內容:一、就是面餅的歸屬;二、就是確定了面餅的歸屬之后,怎樣來劃分這種歸屬。從法律上來說,就是實體法規定了人們(主體)享有什么權利,負有什么義務;程序法規定了人們怎樣去行使權利,怎樣去履行義務。而實體法規定的當事人之間的權利和義務是永遠也不可能達到絕對公平的。就像故事中最后被分割的面餅一樣,切開后兩邊的面餅只能無限的接近相等,而永遠都是有差異的。對一個企業來說,也是這樣的。優良的工作流程,會使員工趨利避害。
在下半場開場前,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交流,重新安排座位座位。從老師那里抽一張撲克牌,相同花色的朋友為一組。老師定為歐洲組和亞洲組。
簡單休息后大家又開始進行第二個問題的討論:
“如何有效建立和優化業務流程?”老師針對這個問題詳細說明后并提出以下問題:
第一、怎么變更流程,怎么設計?
第二、我們真的不能解決人的問題嗎?
歐洲代表進行分析:覺得流程變更分兩層面,一是由管理層設置,制定戰略方針,公司研發和市場去高度執行,這是從上到下;反之是自下而上。
亞洲代表進行分析:提出改善點,在部門內部進行頭腦風暴,確定變更的需求是合理的,解決了ECR只有少部分人能聽懂的問題。變更提出如果執行不暢通,是因為沒有把所有干系人參與進來。
學員討論后老師對學友們的看法進行了鼓勵,覺得大家對第二個實操案例把握更精準些,老師認為要更好的變更流程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客戶內部調研
二、識別與描述企業流程
三、選擇關鍵流程?
四、流程優化設計
五、建立流程績效評價體系
老師的講解和學友間的探討讓大家充實而又自在。不知不覺探討已經走向尾聲,學友們還意猶未盡,這次的相聚是短暫而又愉快的,結束后大家自發組織拍照留念,期待下一次的相遇。
自從【光環國際遠程學友會全國自助活動招聘】發起之后,活動得到全國學友會學友的積極響應。
2018年4月21日首站在成都順利舉行,2018年5月19日,光環國際遠程學友會——《征不平凡的你》又再次成功走進西安啦。
本期活動我們以“有多少工作需要流程來解決?”及“如何有效建立和優化業務流程”為題。
平時大部分時間我們都在重復的做著相同的工作內容,不能有效率的完成工作,為了讓大家能更好的、有效率的工作,光環與學友們展開了探討。
首先,我們的美女主持進行自我介紹及光環的視頻介紹。
還有可愛的學友們自我介紹。
活動開始前我們先做一個小游戲:每組的桌子上都有一副打亂順序的撲克牌,大家需要自己分工合作,將不同花色的牌分為一堆,按照從A到K的順序要求五分鐘內整理好。
看來每個小組都采取了合理分工自己職責的方法,確實,這樣才能把優勢放大。
放松游戲結束后,老師開始案例一的介紹,學員們展開討論并進行交流分享。
第一組學員針對案例中以下問題表達了看法:
1.我的想法是否太中國化?是否不利于國內企業項目管理的長遠發展?
2.把一切都希望寄托在完整的流程上,效率是否未免過于低下?
3.到底有多少問題要靠流程解決?
第一組學員代表:認為該公司的流程是存在問題的,但是一個公司該有一套流程,這是一個公司運營的框架基礎,在基礎上要充分發揮人的溝通協調能力;針對出現問題的流程應該分析原因找到問題并解決問題。
第二組學員代表: 認為流程受環境跟特定原因影響,很多公司都有完善的流程,不是單純只靠一兩個人來撐起公司的;不同情況下該有不同的流程,根據特定環境走特定的流程,才能有效率的完成。
老師通過學員們的看法進行了總結:
一般來講,企業有兩在體系,一是流程體系,二是內控體系,前者是以提高工作效率為目的的,后者是以提高效益、防患經營風險為目標的。
流程很重要,然而,在企業的程序管理中,相當多的企業都存在一個通?。杭粗匾晿I務流程的規劃,而輕視對業務流程的管理。
老師又通過實例給大家做了分析。在羅馬法鼎盛的時代,曾經在當時的法學家中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失去丈夫的不幸女人生養了兩個不孝兒子。在某年圣誕夜,因為貧窮,這個家庭的圣誕晚餐只擁有一塊小小的面餅。所謂“可憐天下父母心”,這個不幸的女人決定把面餅分給兩個兒子。當她把兩個兒子叫到桌子前,準備掰開這個面餅時,大兒子就有意見了:“你怎么這么糊涂啊。你這樣隨便掰掰,餅會有大小的,這怎么公平呢?”這邊小兒子也點頭附會。做娘的拗不過兩個兒子,只好到廚房拿了一把菜刀,準備用刀從中切開面餅。但當她剛要切的時候,小兒子又有意見了:“你真是越來越偏心眼了,你這樣切,老大那一半明顯要比我的大嘛。”說著,就順手把刀往老大那邊推了一推。這一推,老大又不答應了:“你看你看,剛才切的好好的,你把刀這樣一挪,我這邊半個餅明顯小了嘛。不行,還是得照剛才那樣來切才公平。”就這樣,這個女人手中的刀被兩個兒子推來推去,無論她心里怎么樣想把面餅切的公平一些,餅也分不好。
真是“慈心母親無情兒”。出于無奈,這位可憐的母親只好想了一個辦法:“老大,你過來,你來切這個餅。但有個條件,你要讓你弟弟先挑切好后的半個餅?!庇洲D頭對小兒子說:“老二,餅讓你哥哥切。但切好后,讓你先挑,你要認為哪半邊餅大,你就挑走。”這一下,兄弟倆都沒話說了。老大只有切的公正,如果切的有大小,大的那半塊肯定會被老二先挑走。老二呢,即使切開后的餅,兩邊用肉眼難以區分大小,他自己挑的,也心安了。面餅就這樣分好了。而事實上呢,切開后的面餅,兩邊永遠是不可能一樣的,它一定會存在極小極小的差別。
對這個故事,我們可以把它分成兩個內容:一、就是面餅的歸屬;二、就是確定了面餅的歸屬之后,怎樣來劃分這種歸屬。從法律上來說,就是實體法規定了人們(主體)享有什么權利,負有什么義務;程序法規定了人們怎樣去行使權利,怎樣去履行義務。而實體法規定的當事人之間的權利和義務是永遠也不可能達到絕對公平的。就像故事中最后被分割的面餅一樣,切開后兩邊的面餅只能無限的接近相等,而永遠都是有差異的。對一個企業來說,也是這樣的。優良的工作流程,會使員工趨利避害。
在下半場開場前,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交流,重新安排座位座位。從老師那里抽一張撲克牌,相同花色的朋友為一組。老師定為歐洲組和亞洲組。
簡單休息后大家又開始進行第二個問題的討論:
“如何有效建立和優化業務流程?”老師針對這個問題詳細說明后并提出以下問題:
第一、怎么變更流程,怎么設計?
第二、我們真的不能解決人的問題嗎?
歐洲代表進行分析:覺得流程變更分兩層面,一是由管理層設置,制定戰略方針,公司研發和市場去高度執行,這是從上到下;反之是自下而上。
亞洲代表進行分析:提出改善點,在部門內部進行頭腦風暴,確定變更的需求是合理的,解決了ECR只有少部分人能聽懂的問題。變更提出如果執行不暢通,是因為沒有把所有干系人參與進來。
學員討論后老師對學友們的看法進行了鼓勵,覺得大家對第二個實操案例把握更精準些,老師認為要更好的變更流程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客戶內部調研
二、識別與描述企業流程
三、選擇關鍵流程?
四、流程優化設計
五、建立流程績效評價體系
老師的講解和學友間的探討讓大家充實而又自在。不知不覺探討已經走向尾聲,學友們還意猶未盡,這次的相聚是短暫而又愉快的,結束后大家自發組織拍照留念,期待下一次的相遇。